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六 AM8:30
CONTACT
时间:2025-11-09 09:13:37 点击量:
最近,乌克兰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,瞬间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。乌克兰安全局负责人马柳克公开表示,从2025年至今,俄罗斯军队近一半的“铠甲”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,同时乌方对俄能源设施发动了超过150次袭击。这些行动不仅削弱了俄军的防御能力,还直接冲击了其国内燃料供应。背后的战术布局和现实影响,引发了各方关注。
“铠甲”系统是俄罗斯中低空防空的核心装备,专门用来拦截无人机和巡航导弹。乌克兰将其视为“眼中钉”,原因很实际:只要削弱“铠甲”,乌军无人机就能更顺利深入俄境执行任务。马柳克透露,俄军每年只能补充约30套新系统,但损失速度远超产能。这显示出乌军试图长期撕开俄防空网的战略意图。值得注意的是,乌方并未依赖西方装备,而是大量使用国产无人机来打击这些目标。近期网络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,一架改装无人机在夜间低空突防,精准命中俄军阵地附近的“铠甲”系统。这种低成本、高精度的打法,正成为乌军应对俄军技术优势的关键手段。
除了军事目标,乌军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打击也非常猛烈。据披露,今年已有6座炼油厂、2个石油港口、3座燃料库和9个泵站遭到袭击。这些设施虽然远离前线,但却直接关系到俄军运作——石油收入占俄国防预算的九成,燃料短缺会直接制约部队机动性和后勤补给。例如,9月初俄南部一座炼油厂遭袭后,当地汽油价格在一周内上涨近两成。更重要的是,俄政府被迫在10月宣布年底前禁止汽油出口,以优先保障国内供应。这种“后院起火”的连锁反应,比前线战报更令俄方头疼。
乌方称,这些袭击已导致俄罗斯57个地区出现燃料短缺,约削减了20%的国内供应量。尽管俄官方没有完全承认,但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加油站排长队和限购的画面。原本货车司机一天能跑两趟货,现在只能三天跑一趟。这种渗透式打击的巧妙之处在于,它不依赖昂贵导弹,也不需正面强攻,却能通过经济压力和民间情绪间接削弱俄方持久作战能力。正如军事分析师所说:“断油断粮的战斗,比真刀真枪的战斗更难应付。”
现代战场从来不仅仅是前线的炮火硝烟。能源管线、炼油厂,甚至一套防空系统的存亡,都可能悄然改变战局。乌克兰的战术选择,体现了当代冲突中“掐咽喉”与“消耗耐力”的结合方式。无论未来局势如何,这种低成本、高精度的作战模式,很可能为现代战争留下新的注脚。
地址:海南市海口市秀英区,粤海互通273号oety欧亿大厦19号 电话:0898-65682045 手机:13575399965
Copyright © 2024-2026 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:琼ICP备80249226